痛风一词,是代表遗传性或获得性的一组异质性疾病,表现为尿酸盐结晶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,一些患者可发展为慢性间质性肾炎,此外,尿酸性尿路结石在痛风患者中也比较常见。痛风的上述表现,可以不同的组合发生,对患者健康造成损害。
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生化基础,但临床发现,在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中,只有不到20%发展成了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石,大多数人终生没有发现尿酸盐的结晶沉积,也没有相关的临床表现。而且,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痛风急性期血尿酸水平并不高,极少数(不超过1%)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始终在正常范围。
间歇性痛风病因有什么?这些情况说明,痛风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。目前已经确认,痛风的发生可能取决于患者尿酸盐结晶形成的倾向,以及这些结晶是否诱发急性炎症和慢性损伤。尿酸盐结晶形成的倾向,依赖于晶体成核、生长和脱落的促进因子和促进因子的平稳、免疫细胞的作用、关节创伤或骨关节炎等等。今天,我们将为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尿酸盐结晶的成核、生长和脱落
尿酸从液相(高尿酸血症)到成核(结晶)的初始阶段,一般出现在固体颗粒周围。如果这种颗粒存在于使尿酸盐分子容易聚集的平面,则结晶过程进展更快。小的软骨碎片或关节滑膜碎屑,可能提供或成为这样的“颗粒”。
关节镜研究表明,最早的尿酸盐结晶沉积,最常见于关节滑膜,而不是软骨。进一步研究发现,痛风在首次发作之前,微小的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滑膜表面就已经存在,这说明,尿酸盐结晶在急性炎症之前的一段时间已经发生聚集。
在某些高尿酸血症患者从未经历过痛风发作的关节,比如跖趾关节和膝关节也可发现尿酸盐结晶。此外,在一些相对没有炎症的关节滑囊液中,也可检查出存在重度的尿酸盐结晶。这些现象都提示,尿酸盐结晶虽然具有前炎症因子的潜力,但不一定会诱发痛风的急性炎症,可以以无症状的状态存在。
痛风石由排列紧密的尿酸盐结晶组成,可以达到很大的直径,临床上却没有明显症状或仅伴轻微的炎症。同样,慢性痛风的患者可能有很长的病程,却没有或仅有轻微的关节滑膜炎。这些现象提示,如果尿酸盐结晶个头太大,可能不利于致炎细胞的吞噬,而不能诱发急性炎症反应。
国外有研究还发现,痛风患者的关节腔滑液,可以将尿酸盐结晶调节得更小更均匀,尿酸盐晶体越小,就越容易被免疫细胞吞噬而表现出高致炎性。与从其他骨关节炎患者关节中提取的滑液相比,痛风易感人群的关节滑液对尿酸盐结晶的作用明显更加积极。
大多数患者的痛风发作和血尿酸水平的变化速度相关,而和处于稳定时的血尿酸水平无关。比如,刚开始药物的降尿酸治疗时,常出现血尿酸水平急速下降,可诱发或加重痛风的急性发作;嗜酒者的痛风急性发作时,可有血尿酸水平的大幅度上升。
在血尿酸水平发生急剧波动,或内外科疾病导致的局部病变(如轻微创伤),或全身炎症等多种情况下,可使尿酸盐结晶的理化性状发生变化,从而改变尿酸盐结晶的大小、形态、关节内分布和致炎能力。
贵阳痛风医院从理论上说,哪怕是尿酸盐结晶大小或表面的轻微变化,都会使其在关节内松动或不稳定,进而促使它从已经形成的痛风石沉积部位释放。有证明表明,引发痛风急性炎症的,是微细尿盐结晶的脱落,或局部新形成的尿酸盐结晶,而不是那些早已形成的、结构稳定的、陈旧的晶体沉积物。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